class="art_content"
据相关报道,小米汽车工厂正以年产50万辆的速度冲刺,目标成为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潜在新霸主。这一进展不仅体现了小米在电动车领域的快速崛起,也折射出其与传统家电巨头格力之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十年前,雷军为争取三星电子的AMOLED面板供应,曾在韩国三星总部苦等李在熔3小时。而如今,三星电子会长李在熔亲自造访小米汽车工厂,向雷军示好。这一幕生动展现了两家企业在全球科技产业格局中的地位互换。
格力电器成立30多年来,空调始终是其主力产品。然而,格力空调在中国内销出货量逐年下滑,2024年产业内销出货量更是年减12%。尽管格力尝试进军手机和电动车领域,但未能成功打造第二条成长曲线,导致其陷入“孤岛困境”。
相比之下,小米以手机为核心,构建了“手机×AIoT”生态链,涵盖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电动车等六大产品线。2024年,小米电动车业务营收达到321亿元,IoT设备连接数超过9亿,白色家电出货量大幅增长50%。小米空调的在线平台市占率突破11.95%,直接冲击格力的核心业务。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小米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而格力前三个季度营收1474亿元,同比下降5.4%。截至2025年3月,小米集团市值突破1.3万亿港元,而格力市值仅为2382亿元,两者差距显著。
这场较量的本质,是工业时代单点突破思维与数字时代生态思维的碰撞。格力曾引以为傲的空调业务,正在被小米用生态链逐一击破。尽管格力在供应链管控上仍有优势,但小米的生态经济模式显然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