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遇阻:2026年目标或难达成,四大技术瓶颈待突破
2025-07-20 18:18:35 手机 10观看
摘要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浪潮中,固态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快速补能及稳定性质等优势,被视为推动行业跃升的关键技术。多家企业已迫不及待地向市场宣告了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甚至雄心勃勃地设定了2026年将其搭载于车辆的宏伟目

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浪潮中,固态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快速补能及稳定性质等优势,被视为推动行业跃升的关键技术。多家企业已迫不及待地向市场宣告了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甚至雄心勃勃地设定了2026年将其搭载于车辆的宏伟目标。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往往超乎想象。在中国汽车论坛这一行业盛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王芳直言不讳地指出,固态电池当前面临四大核心难题:离子传导机制尚不明朗、生产工艺错综复杂、安全控制体系亟待完善、大规模量产难度重重。这些挑战,无疑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之路增添了重重阻碍。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固态电池的技术瓶颈、材料创新及成本控制,均非短期内能够轻易突破的壁垒。尽管理论上固态电池拥有全面的性能优势,市场潜力巨大,但在距离2027年仅剩两年多的时间里,能否按时兑现量产承诺,似乎已不再是最紧迫的问题。消费者更为关心的是,何时能真正驾驶上搭载固态电池的车辆。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国内外主流车企及电池制造商纷纷亮出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大多集中在2026至2030年间。日本企业如丰田、日产已步入全固态电池的试制阶段,而德国巨头奔驰、宝马、大众亦在积极布局,意图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王芳强调,固态电池的安全边界虽宽于液态电池,但一旦超出这一界限,其后果将更为严重。电动车自燃事件频发,加深了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性的疑虑,使得电池安全问题备受瞩目。车企为了展现诚意,纷纷提升了电池安全标准,甚至通过一系列“超国标”测试来彰显实力。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为了规范市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定义,有效遏制了企业利用“全固态”“半固态”等概念进行炒作的行为。尽管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能是一大卖点,但消费者对于潜在的高风险可能持谨慎态度。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车企纷纷宣称其固态电池在针刺、高温等极端测试下表现优异,但现阶段全固态电池的安全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实验室数据难以直接等同于量产表现。为了确保消费者信任,不仅需要车企设定高标准,还需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全固态电池的安全规范。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新能源市场的风向悄然变化。混动车型凭借高效能优势,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之一,内燃机并未如预期般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同时,液态锂电池技术不断进步,闪充技术和换电技术的兴起,为解决续航问题提供了新路径,间接延缓了固态电池的发展步伐。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比亚迪、极氪、华为等企业推出的闪充技术和高功率充电产品,展现了液态锂电池在补能速度上的巨大潜力。而蔚来等车企构建的庞大换电体系,更是成为与超充站、闪充站并驾齐驱的补能网络。在混动技术、闪充技术、换电技术共同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固态电池的地位从“必需品”转变为“可选品”,车企或将根据其利益考量,推迟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固态电池无疑在理论上优于液态锂电池,但其量产之路仍需克服重重挑战,包括技术突破、原材料供应、性能稳定性、安全控制及补能设施建设等。加之固态电池高昂的成本,初期量产的车型价格必然不菲,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因此,对于车企公布的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市场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仍需数年时间。KeK28资讯网——每日最新资讯28at.com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2-171112-0.html固态电池量产遇阻:2026年目标或难达成,四大技术瓶颈待突破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显示全文

上一篇:OPPO K13 Turbo系列7月21日震撼登场:电竞影像新体验,散热性能大升级

下一篇:OPPO Find X6系列屏幕无可挑剔 将有望支持高2160Hz的PWM调光

最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