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媒Theelec援引业界消息,现代汽车自2024年底起将停止自动驾驶事业部与激光雷达相关的项目,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镜头的自驾技术。这一战略调整使其与Tesla等车企一样,加入“镜头视觉派”阵营。
现代汽车社长兼42dot代表宋昌贤(音译)主导了这一技术转型。他认为,自驾技术的核心在于内化能力,而激光雷达对海外制造模块的依赖度较高,镜头则能实现端到端设计,更具优势。现代汽车的镜头自驾技术开发由其子公司42dot全权负责。42dot成立于2019年,并于2022年被现代汽车收购,专注于以镜头为基础的自驾运输即服务(TaaS)技术。
近日,现代汽车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Level 2+镜头自驾系统“Atria AI”。该系统由42dot主导开发,配备8个镜头和1个雷达,计划于2026年应用于软件定义汽车(SDV)的试点车辆,并于2027年底投入量产。

现代汽车自驾车供应链的调整成为关注焦点。此前,车用供应商法雷奥(Valeo)是其主要激光雷达供应商,提供名为“Scala”的激光雷达模块。激光雷达因能精确识别3D空间,曾被视为高端传感器,但近年来价格逐步下降。例如,法雷奥2024年推出的Scala 3价格已降至500~800美元。
相比之下,镜头仅处理2D影像,其深度信息需通过AI算法计算。因此,车企若转向镜头自驾技术,需具备先进的神经网络模型、庞大的训练数据,以及大规模高效能运算基础设施。以Tesla为例,其完全自动驾驶(FSD)服务依赖超级电脑Dojo,背后基于Tesla自研的D1、D2芯片及数万个NVIDIA GPU。
现代汽车也在运营SDV专用的“HCloud”平台,作为空中下载(OTA)、车联网和信息娱乐服务的核心枢纽。韩媒指出,若现代汽车计划量产基于镜头的自驾车,势必要大规模投资HCloud或42dot的自有AI基础设施。
尽管镜头在硬件成本上具有优势,但整体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成本可能更高。现代汽车的这一转型将对其供应链及技术生态带来深远影响,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