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PC市场第一季度出货量报告出炉,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该季度PC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9%,达到6270万台,创下近年来单季度最高增长纪录。然而,这一增长背后却隐藏着关税危机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

图源:Canalys
不仅是Canalys,连一向数据保守的IDC也给出了4.9%的增长率,远超预期。然而,这种暴涨是否意味着PC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答案可能并非如此。
出货量暴涨的背后推手
根据Canalys的报告,桌面PC和移动PC分别实现了8%和10%的增长,这是近年来少有的两端同时大幅增长的季度。IDC的报告则进一步揭示了头部品牌的表现:联想以152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24.1%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0.8%,稳居全球第一;惠普和戴尔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但增长幅度明显放缓,尤其是戴尔,仅录得3%的增长。

图源:IDC
IDC分析指出,Windows 10系统停止支持是推动商业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经销商为规避即将到来的报复性关税而提前囤货,也是出货量暴涨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部分ODM厂商已发出预警,称如果关税超出预期,可能会推迟发货。据悉,宏碁、华硕、戴尔、惠普和联想等厂商已通知供应链暂缓出货两周,以观察市场形势。
关税危机:PC行业面临巨大冲击
美国宣布高额关税政策后,其PC市场首当其冲。美国最大的定制PC制造商META PC在推特上表示,受关税影响,PC零部件价格可能上涨高达50%。META PC警告称,现有库存耗尽后,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全线涨价。

图源:推特
尽管META PC回应网友质疑时表示,关税涨幅已远超其承受能力,但问题的核心在于PC硬件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以显卡为例,其核心生产由台积电完成,而显卡的组装则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中国。此外,PC主板、DRAM、NAND闪存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也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
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占据了全球PC主板产量的50%以上,DRAM和NAND闪存颗粒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海力士、三星和镁光在中国的工厂。这意味着,美国的关税政策将直接影响PC整机的成本结构。
华硕、联想、惠普和苹果等品牌也都在观望美国政策的进一步走向。如果PC及相关硬件未能纳入例外名单,美国市场或将陷入瘫痪。
中国市场受影响有限
相比之下,中国消费者受到的影响较小。虽然CPU和GPU主要来自美国企业,但其生产制造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中国仅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额外关税,因此大部分硬件不在受影响范围内。考虑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PC市场,且具备强大的本土制造能力,整体影响相对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