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关税政策实施后,中美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尽管关税压力巨大,但市场规律显示出不同的答案。山东锐图总经理马同伟表示,他选择在关税落地当天于美国纽约设立分公司,继续开拓美国市场。他坦言,虽然难度不小,但并非不
美国关税政策实施后,中美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尽管关税压力巨大,但市场规律显示出不同的答案。
山东锐图总经理马同伟表示,他选择在关税落地当天于美国纽约设立分公司,继续开拓美国市场。他坦言,虽然难度不小,但并非不可克服。马同伟认为,对中国定制类商品出口影响有限,因为海外客户难以找到替代品。他举例称,一台德国品牌的金属加工设备售价100万美元,而中国同类产品只需10万美元,性能与效果相当,且中国产品具备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
杭州阳光房出口商熊伟平表示,关税政策实施后,他的美国订单不降反增。一名美国客户甚至在关税宣布当天,向他下单超千万元人民币的阳光房项目,并邀请他前往波士顿为度假村量尺寸。熊伟平透露,该客户曾尝试在东南亚寻找替代品,但因工艺精度不足而放弃。项目方表示,若因阳光房延误导致整体工程违约,损失将远超关税成本。
马同伟分析,中国制造难以替代的原因在于产业带的集中供应优势。例如,山东聊城的轴承产业带、济南的雕刻机产业带,以及全球领先的激光器产业带,为配件供应和专业人才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支持。刚刚参加完广交会的他指出,旺盛的客流是中国制造出海的最大底气。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十多名美国企业家一致认为,中国制造业仍是全球的“黄金标准”。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凯尔·陈表示,仅靠关税无法激励企业将生产迁回美国。他指出,一旦失去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恢复将极为困难。
此外,中国工人在某些领域拥有更高的技能和专业性,工业工具生产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使得中国工厂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定制需求,并精准协调设计意图。拼图公司Goodfit联合创始人凯西·麦克德莫特表示,中国供应商的生产标准和细节处理能力远超其他工厂。
对于小型和微型企业而言,中国工厂还提供了小批量生产的机会。艺术家梅丽莎表示,她每次只需订购至少三件亚克力钥匙扣,这对设计作品多但销量有限的艺术家来说非常便利。
目前,关税政策频繁变化,企业主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中国制造的实力和市场规律仍在为中美企业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7-146700-0.html中国制造不可替代!美国关税政策下企业如何应对?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