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款名为“PoX”的超快速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写入速度高达400皮秒,为闪存技术树立了新标杆。这一存储器能够在万亿分之一秒内完成数据读写,速度远超传统存储设备。传统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
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款名为“PoX”的超快速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写入速度高达400皮秒,为闪存技术树立了新标杆。这一存储器能够在万亿分之一秒内完成数据读写,速度远超传统存储设备。
传统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写入时间通常在1至10纳秒之间,但它们是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会丢失。而像固态硬盘(SSD)和USB闪存驱动器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虽然能在断电后保留数据,但速度较慢,通常需要微秒到毫秒的时间。这种速度限制使其在现代人工智能(AI)系统中难以适用,因为AI系统需要实时处理大量数据。
PoX作为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不仅能在断电时保留数据,还具备极低的能耗和超快的写入速度,有望解决AI硬件中的存储瓶颈问题。目前,AI硬件的大部分能耗都用于移动数据,而非处理数据。
复旦大学的周鹏教授及其团队通过重新设计闪存结构,用二维狄拉克石墨烯取代传统硅材料,实现了电荷向存储层的极快流动,有效规避了传统存储器的速度限制。周鹏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工艺测试条件,我们在这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团队已与制造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完成了芯片的流片验证,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初步结果。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春森研究员表示:“我们现在能够制造出小规模、功能完备的芯片。下一步是将其集成到现有的智能手机和电脑中。”
PoX芯片不仅打破了高速与非易失性无法兼得的限制,还为AI运算升级提供了可能。其极低能耗与惊人速度能大幅减少AI运算中数据搬移产生的延迟与能源浪费,对AI芯片、机器学习与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等应用尤为重要。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7-146708-0.html复旦大学研发出皮秒级超快非易失性存储器PoX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