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2年,朝微电子的研发投入费用分别为723.84万元、801.24万元、1308.10万元、1894.95万元。以2022年为例,振华科技、新雷能、燕东微、振华风光、通合科技的研发投入费用分别为51619.33万元、25968.22万元、17310.7万元、8809.06万元、5862.18万元,均远远超于朝微电子。
在研发费用率(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方面,2019年-2022年,朝微电子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60%、3.89%、3.48%、4.33%,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且均低于同行竞争对手。同期可比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3.63%、14.03%、11.59%、11.8%,朝微电子的研发费用率只是同行均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朝微电子称研发费用率较低主要是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人均薪酬相对较低。这也是说,同行公司的研发人员薪酬支出较多,才带动研发投入增长、研发费用率提升。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只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优秀的研发创新人才,并通过研发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和提升生产效率等方式,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地位。而在这一过程中,薪资是引进及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较于竞争对手,朝微电子在研发人员薪酬方面却稍显吝啬。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朝微电子拥有42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11.02%。报告期内,朝微电子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占收入比例分别为1.22%、1.54%、1.83%,而同行公司均值分别为6.42%、5.49%、5.18%,远高于朝微电子。
由于研发投入不如竞争对手,朝微电子的研发成果也相对较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朝微电子取得专利39项,其中发明专利仅有6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
从专利总数量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振华科技、燕东微、通合科技、振华风光、成都华微、新雷能取得专利数量分别为1503项、395项、184项、81项、78项、60项。而振华科技、燕东微、振华风光、成都华微、新雷能取得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394项、64项、21项、68项、36项,均远超于朝微电子。
在技术密集型的半导体行业,朝微电子的研发投入费用、研发费用率、专利数量等均远低于同行公司,自身竞争力较弱,或影响其未来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7-8860-0.html【IPO价值观】朝微电子研发投入不如同行 股权代持纠纷悬而未决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