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为AI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摄影:黄日阅
中国发展网讯 张侃琦 记者缪晓琴报道 鹏程万里志飞扬。浦东参与全球AI竞争,有信心更有底气。在7月27日举行的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上,浦东宣布未来三年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并推出一系列新支持举措,突出打造“人、技术、场景”共生共荣的AI城市新形态。
35年来,浦东始终勇立潮头,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全链条布局硬科技产业,形成了先发优势、集群效应。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介绍,目前浦东AI产业规模已超1600亿元,全市占比约40%。大模型领域,200余家垂类模型相关企业选择与浦东同行,其中28款大模型产品已经完成备案或登记。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上,全区智能算力规模占全市总规模的近1/2。
每一个“AI梦想”,都可以在浦东因城市级、体系化的生态布局而持续获益。为产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场景空间,浦东计划再释放超过30个应用场景。一批扎实的基础设施也正拔节生长,浦发黎明万卡智算集群年底投运,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铺就又一新赛道,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即将上线。
AI生态好不好,浦东的创业者、企业家最有发言权。“浦东是具身智能企业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海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的亲身经历,印证了“浦东速度”:企业2023 年落户浦东张江机器人谷,半年时间做出了首款人形机器人,2024 年自建了生产工厂和数据采集工厂,今年一月份,就率先完成了千台机器人量产下线,正式迈入商用元年。
对众多全球人才而言,浦东就是一块能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的乐土。张江针对高成长性青年科创项目给予连续三年支持,每年最高 100 万元。浦东明珠计划实施以来,已为超过2100名优秀人才在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医疗保障、永久居留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场景怎么找、模型怎么选、效果怎么评?现场发布的《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指引1.0》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看得懂、用得上、落得下”的参考路径。医疗健康数据如何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会上揭牌的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为张江科学城数据赋能先导产业提供了关键载体。如何让数据价值从“难以捉摸”变为“有据可依”?同时面世的数据要素市场价值评估中心,是浦东新区落实国家数据定价试点的创新举措。
种子基金友好灵活,有望帮助解决初创团队“活下去”的生存问题,实现“聚起来”的产业集群目标,形成“敢创业、爱创业”的创新创业氛围。会上,浦东创投集团与18个公司进行种子基金投资项目签约。基金总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成为浦东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激活源头创新动能的又一生动案例。
此外,推介会还发布了2025浦东新区十大人工智能创新技术,涵盖智能芯片、基础平台、具身智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垂类应用等领域,集中展现了浦东AI领域的前沿成果和创新动能。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重点落地的18个项目也在现场完成了签约。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8-22103-0.html浦东为“AI梦想”注入强劲动能 三年内再增千家企业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