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中,腾讯以一种截然不同的策略崭露头角。随着DeepSeek迅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业界开始重新审视各大科技巨头的布局与步伐,其中腾讯的稳健策略尤为引人注目。
腾讯,这家以游戏和社交业务闻名的互联网巨头,在AI大模型的浪潮中并未急于冲锋。当百度、阿里等竞争对手纷纷推出自家的大模型时,腾讯显得相对沉默。直到2023年9月,腾讯的混元大模型才姗姗来迟,且最初仅通过腾讯云向产业开放,并未直接面向C端用户。直至2024年5月,腾讯才推出对标文心一言的APP元宝,而此时文心一言已上线一年多。
腾讯的这种“慢半拍”策略,实际上是其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方面,腾讯对AI市场的判断相对谨慎,认为国内ToB市场并不如美国那样活跃,AI收入的爆炸性增长可能性不大。因此,腾讯更倾向于将资源集中在自身擅长的游戏和社交领域。另一方面,AI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腾讯更看重技术的落地与应用,而非单纯追求速度。
腾讯的打法历来是“后发制人”,善于在观望中寻找最佳时机出手。这种策略在游戏业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腾讯往往能在竞争对手开拓新赛道后,凭借强大的收割能力后来居上。例如,在大逃杀游戏风靡一时之际,腾讯并未急于推出类似产品,而是稳坐钓鱼台,最终通过代理并手游化《绝地求生》,收获了自家最赚钱的游戏之一《和平精英》。
在AI领域,腾讯的这种策略再次显现出其优势。随着DeepSeek的崛起,许多大厂在模型层面的投入变得意义不大。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AI市场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免费且强大的模型让付费的竞品黯然失色。此时,腾讯的流量、应用场景和服务生态等资源优势开始凸显。
当微信宣布接入DeepSeek后,市场反响热烈,腾讯股价随之大涨。这证明了腾讯在AI领域的稳健策略并未让其错失良机,反而让其有机会收割到一波AI红利。腾讯的流量能力,在DeepSeek一统模型端后,成为了更稀缺的资源。
与腾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度。百度在AI领域布局广泛,深入芯片、模型、应用等多个层面,试图建立自己的规则。然而,在LLM领域,早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赢家。DeepSeek的出现,让百度等大厂的自研大模型面临重新评估价值的挑战。尽管百度搜索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试图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百度已经付出了不小的试错成本。
腾讯的稳健策略并非没有挑战。在C端市场,腾讯需要面对字节跳动、阿里等其他对手的激烈竞争。这些对手推出的LLM应用,如豆包、KIMI等,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在B端市场,腾讯同样面临阿里云等竞争对手的强有力挑战。然而,腾讯仍拥有一些独一无二的优势,如微信庞大的用户量、聊天、内容、服务生态等。
微信的用户量庞大,为腾讯AI在更广大的市场,尤其是下沉市场带来了独特的优势。微信的聊天、公众号、视频号、生活服务等功能,与LLM的结合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便捷的体验。例如,当用户询问餐厅推荐时,微信可以整合地图信息给出答案,甚至通过视频号上的视频展示餐厅环境,这种整合生态的能力是ChatGPT等专业AI工具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腾讯在流量、应用场景和服务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将愈发凸显。在DeepSeek一统模型端的背景下,腾讯的这些资源将成为更稀缺的资产,为其在AI领域的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腾讯的稳健策略并非没有争议,但其在AI领域的表现却令人刮目相看。在竞争激烈的AI市场中,腾讯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在AI领域的投入并未盲目跟风。尽管其在研发上的支出相比其他巨头并不算大方,但随着DeepSeek的崛起,许多大厂的模型研发成果已经失去原有价值。腾讯在模型层的不紧不慢,反而让其有机会与其他大厂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总的来说,腾讯在AI领域的稳健策略让其避免了盲目投入和无效竞争。随着DeepSeek的普及和腾讯自身优势的凸显,腾讯有望在AI领域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45-10876-0.html腾讯慢半拍却成AI收割王?流量生态成新战场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