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激烈讨论中,一个名为Agent+MCP的组合正悄然改变着大模型的应用格局。这一组合以其自主探索、深度思考和工具调用的能力,模拟人类的学习和工作方式,成功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任务。有专家指出,MCP的兴起与十几年前的iPhone+iOS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时很少有人预见到移动互联网的浪潮,而今,MCP共识一旦形成,大模型面向消费者的趋势或将势不可挡。
在这场技术革命中,一个名为Manus的产品以其独特的方式脱颖而出。尽管外界对其“套壳”质疑声不断,但Manus却以其创新性的工作流赢得了市场的关注。它利用Claude作为基座模型,结合阿里云通义实验室的Qwen-finetunes工具,以及CodeAct作为调用工具的接口协议,通过29个精心筛选的工具,实现了从任务分析到结果生成的自动化流程。用户无需与大模型进行多轮对话,只需用自然语言提出需求,Manus便能自主调用工具,完成网页访问、文件操作、信息搜索、报告生成等一系列任务。
然而,Manus的真正魅力并不仅在于其工具调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将推理式LLM与自主工作流相结合,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创新不仅简化了用户与大模型的交互过程,还大大提高了任务的完成效率和准确性。
在Manus之后,字节跳动的Coze Space进一步推动了MCP的发展。这款AI Agent协作办公平台旨在通过AI驱动的代理和模块化工具优化工作流程。它提供了探索模式和规划模式两种工作模式,支持从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的全流程自动化。平台集成了60多个MCP扩展,包括飞书多维表格、高德地图等,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Coze Space还提供了低代码/无代码环境,使得非技术用户也能通过自然语言构建AI应用。
然而,Coze Space并非终点。近日,纳米AI正式上线了MCP技能商店,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和自由。纳米AI不仅自建了MCP的开放市场,还引入了外部高频使用、有口碑的MCP应用,并限时免费接入。这使得大模型可以调用超过100个高质量的MCP技能应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手搓出专属的智能体。这一创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MCP的应用生态,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
作为首批实测纳米AI超级智能体的用户,笔者亲身体验了这一平台的强大功能。通过输入相对规整的Prompt,并选择合适的MCP工具,笔者成功创建了一个能够生成网页的个人智能体。该智能体不仅能够进行深度报告生成,还能自动生成网页代码,并生成一个完整的网页。这一过程无需调试代码、无需配置MCP工具调用、无需购买第三方Key连接Server,只需会写Prompt和选择合适的工具即可。
纳米AI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开放性和可扩展性。通过MCP集成大量生态伙伴,纳米AI让大模型和MCP工具技能自由组合,超越了Coze和Manus的能力上限。纳米AI还能够自动分析用户需求并拆解为多个子任务,自主调用工具(如浏览器、代码编辑器等)执行任务,并输出完整的结果报告,如网页、PPT、Word文档等。这使得纳米AI能够完成此前无法完成的复杂功能。
纳米AI还打造了一个最能适应中国网络特色的AI爬虫和一个大模型专用的浏览器。这使得大模型能够读懂各种复杂的页面结构,提取网页正文、图片、视频等资源,并打破登录墙和内容围栏,在多个网站中找到更全面、更高效和精准的信息。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纳米AI的信息检索能力,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目前,纳米AI支持的MCP工具数量最多、客户端体量最大,也是首个可自由调用和组合MCP工具、并且支持用户自建Agent的平台。纳米AI选择了MCP to C的道路,建立起本地客户端+MCP自由调用市场,一个类似App Store的开放生态。这一创新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和自由,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获取收益的平台。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45-12675-0.htmlMCP:解锁大模型时代,谁将引领智能新潮流?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