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科技领域的重要盛会,本届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与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在论坛期间发表观点。他指出,当前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在短期内,人工智能在解决通用问题、突破传统预测模式等方面的能力往往被过度乐观地评估,这种高估可能源于对技术潜力的期待,但实际进展仍需时间验证。
与此同时,周伯文强调,人工智能在推动科学领域深度融合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例如,它能够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研究,为新兴科学领域的诞生提供助力。人工智能在科学理论的形式化表达与实验验证环节也展现出独特价值,这些长期影响往往被低估,却可能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驱动力。
更多>同类资讯姚期智谈量子人工智能:中国量子实验室领先,AI赋能前景广阔09-212025浦江创新论坛:青年科研者勇闯“无人区”,跨越“死亡之谷”寻新路09-21东土科技携手海光信息,NewPre 310XC系列智能控制器助力国产替代09-21全国科普月:吴家睿谈复杂科学时代 倡导用复杂性思维应对未来09-21优必选与云智汇科技达成合作,共推人形机器人研发落地及全球市场拓展09-21OpenAI CEO奥特曼:AI重构职场,编程客服首当其冲,部分岗位仍需人类09-21上海发布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与“浦江X”平台,加速产业规模化落地据了解,这套标准体系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19家产学研机构,内容涵盖人形机器人数据集分类与编码、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数据标注规范、人形机器人数据质量评价…09-21清华孙富春教授:具身智能时代,机器人如何“发育”成“生命体”?孙富春认为,机器人也需要在与环境的持续交互中,让“感知”与“行为”共同“发育”,构建起对物理世界的深刻理解——即“世界模型”。 孙教授展望,未来具身智能的发展需聚焦四大要素:本体技术(尤其是人形)、世界模型(…09-21百度AI:从技术深耕到生态构建,中国AI的“多边形”领航者崛起09-21鸿蒙5 AI全场景能力升级:“天工计划”十亿助力,共建AI驱动新生态09-21戴国浩谈AI算力挑战:无问芯穹如何打通“科研-产品-产业”全链路09-21中科创星米磊:AI算力需求激增,光子技术成下一代计算关键走向黄金期09-21浦江创新论坛上,周伯文提出“AGI for Science之六问”引深思09-21华为HarmonyOS 5终端超1700万台,“天工计划”10亿助力鸿蒙AI生态创新09-21中科创星米磊:光子技术赋能AI,“光+AI”布局引领科技产业新未来09-21点击查看更多 +全站最新
领途微型车慕尼黑车展登场:以性价比与智能,开启欧洲市场新征程
12.28万元起售!iCAR V23S携119项升级登场,6处专属标识彰显运动本色
新款莲花EMEYA与ELETRE上市,配置升级,多重权益助力购车新体验
务实突围高端市场,蔚来全新ES8配置怎么选?深度解析来了
复古方盒子造型+强劲动力性能 iCAR全新超级V23上市 满足个性化需求
十万级精品SUV新选择!宝骏云海纯电插混双动力,续航实用空间出色热门内容
OpenAI加速“抢人”布局硬件:从苹果招揽超二十名工程师,首批产品或2026年底登场
北杨AI小镇启幕,百万平米创新地蓄势待发,志在引领全球AI新潮流
苹果2025年盛事:库克携零售高管与粉丝齐聚第五大道,共贺iPhone 17系列发售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提出“ACT三步走”路径,发布9大行业智化方案
第22届东博会AI元素亮眼:数字智能体引路 机器人炫技展风采
金陵美术馆邂逅AI“在在”:刘婷婷个展开启人类与AI情感交互新图景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45-27893-0.html2025浦江创新论坛:周伯文称AI在科学交叉融合等潜力未被充分认知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