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肠炎主要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通过补液盐、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治疗。病毒性肠炎通常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多数具有自限性。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1-3天。典型症状为水样便、蛋花汤样便伴呕吐,可能伴随低热。治疗需预防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纠正电解质紊乱,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患儿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时需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易在集体环境中暴发流行,成人及儿童均可感染,常见症状为突发呕吐、水样腹泻及腹痛。消旋卡多曲颗粒可抑制肠道分泌,减轻腹泻症状。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呕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病程通常持续1-3天,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
肠道腺病毒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除腹泻症状外可能伴有结膜炎或呼吸道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配合使用锌制剂缩短病程。家长需注意患儿肛周皮肤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皮炎。
星状病毒多引起轻度腹泻,粪便中可见黏液但少见血丝。病程通常不超过7天,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症状较重。治疗期间应暂停乳制品摄入,改为无乳糖配方喂养。蒙脱石散可与病毒电荷结合形成保护层,减少肠黏膜损伤。
杯状病毒肠炎常见冬季发病,成人感染后以水样便为主,儿童可能伴随呼吸道症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竞争性抑制病毒附着,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患者应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呕吐反射。
病毒性肠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整,急性期食用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恢复期逐步引入香蕉、馒头等易消化食物。所有药物使用均需遵医嘱,避免盲目使用止泻药。护理期间重点观察脱水体征,每2小时测量体温,便后规范洗手。患者餐具应煮沸消毒,症状消失后继续隔离3天以防病毒扩散。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69-12240-0.html病毒性肠炎的病因和治疗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胃窦多发溃疡活动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