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破裂是指脾脏因外力或病理因素导致包膜及实质损伤,可能引发腹腔内出血。脾脏破裂主要有外伤性破裂、自发性破裂、医源性破裂、病理性破裂、迟发性破裂五种类型。
外伤性破裂多由左上腹直接撞击、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等外力作用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左上腹剧痛、左肩牵涉痛及休克表现。需立即禁食禁水,通过CT或超声确诊后,根据出血量选择保守治疗或脾切除术。常用止血药物包括氨甲环酸注射液、蛇毒血凝酶注射液等。
自发性破裂常见于脾脏病理性肿大患者,如疟疾、白血病等疾病导致脾脏脆性增加。轻微咳嗽或转身动作即可诱发破裂,表现为突发腹痛伴血压下降。需紧急输血补液,必要时行脾动脉栓塞术。针对原发病可使用羟基脲片、青蒿琥酯片等药物。
医源性破裂多发生于腹腔镜手术、结肠镜检查等医疗操作中器械误伤。典型症状为操作后出现腹膜刺激征和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需术中及时缝合修补或部分脾切除,术后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
病理性破裂常见于脾脏肿瘤、脾脓肿等疾病进展期。患者多有长期发热、脾区叩击痛病史,破裂后出现全腹压痛和移动性浊音。需急诊手术切除病灶,术前可静脉滴注注射用美罗培南控制感染,术后病理确诊后辅助放化疗。
迟发性破裂指外伤后48小时至数周出现的脾脏包膜下血肿破裂。患者初期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腹痛和失血表现。需通过增强CT评估后,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或延迟性脾切除。恢复期可配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调节免疫功能。
脾脏破裂患者术后需保持3-6个月静养,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压。饮食宜选择高铁高蛋白食物如猪肝、瘦肉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恢复期间出现发热、腹痛加重需立即返院检查,预防膈下脓肿等并发症。疫苗接种需在脾切除术后2周开始,按计划完成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程序。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69-13062-0.html脾脏破裂是什么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增强ct能看出肝结节的良恶性吗
下一篇:肝脏的毒素怎么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