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乙肝疾病主要有接种乙肝疫苗、避免血液接触传播、注意性行为防护、母婴阻断、定期体检等方式。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降低感染风险。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续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全程接种。成年人如果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抗体水平不足,也可以补种。接种前无须空腹,接种后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在医疗操作中确保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纹身、打耳洞等应选择正规机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做好防护。意外接触乙肝患者血液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如果配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应接种疫苗并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应加强防护意识,定期进行乙肝相关检查。
乙肝病毒阳性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母婴传播。哺乳期母亲如果乳头有破损应暂停哺乳。孕妇产前应进行乙肝筛查,阳性者需接受专业指导。
定期检查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能及时发现感染情况。乙肝高危人群应每6-12个月检查一次。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时,应进一步检查病毒载量和肝脏情况。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患者时,其他成员应加强检测频率。体检还能评估疫苗接种效果,指导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预防乙肝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如果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者等高危人群更应加强防护意识。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69-16568-0.html怎样有效地预防乙肝疾病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肝炎患者吃什么食物有治疗作用
下一篇:怎么护理乙肝小三阳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