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开发中,有些对象我们只需要一个实例,通过单例模式可以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了全局访问点以便其他对象可以使用该实例。本文将介绍单例模式的使用场景、实现方式和总结。
单例模式属于创建型设计模式,它限制一个类只能创建一个实例。这个实例可以通过全局访问点来获取,从而确保所有代码都共享同一个实例。
Spring 框架应用中的 ApplicationContext 就是单例模式中的饿汉式。
单例模式在很多场景下都有应用,比如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对象等。通过使用单例模式,可以降低系统中对象的数量,减少资源开销,并且方便管理和控制这些共享的实例。
比如:大家都要喝水,但是没必要每人家里都打一口井是吧,通常的做法是整个村里打一个井就够了,大家都从这个井里面打水喝。
对应到我们计算机里面,像日志管理、打印机、数据库连接池、应用配置。
就像日志管理,如果多个人同时来写日志,你一笔我一笔那整个日志文件都乱七八糟,如果想要控制日志的正确性,那么必须要对关键的代码进行上锁,只能一个一个按照顺序来写,而单例模式只有一个人来向日志里写入信息方便控制,避免了这种多人干扰的问题出现。
单例模式适用于以下场景:
单例模式的应用场景之一:日志记录器。
public class Logger { private static Logger instance; private Logger() { // 私有构造方法,防止外部实例化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Logger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Logger(); }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void log(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Log: " + message); }}
在上述示例中,Logger 类只能创建一个实例。通过 getInstance() 静态方法,我们可以获取该实例,并且在需要记录日志的地方调用 log 方法进行日志记录。
序列化可能会破坏某些单例模式实现方式,特别是那些使用懒加载或延迟初始化的方式。在进行反序列化时,会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实例,从而破坏了原本的单例特性。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演示了序列化对懒汉式单例模式的影响:
public class Singlet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私有构造方法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ingleton singleton1 = Singleton.getInstance(); try { // 将singleton1对象序列化到文件中 Object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new Object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singleton.ser")); outputStream.writeObject(singleton1); outputStream.close(); // 从文件中反序列化出一个新对象 Object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singleton.ser")); Singleton singleton2 = (Singleton) inputStream.readObject(); inputStream.close(); //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同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1: " + singleton1.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2: " + singleton2.hashCod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输出:
singleton1: 868693306singleton2: 625576447
运行以上代码,输出结果会显示 singleton1 和 singleton2 的哈希码不同,说明反序列化过程创建了一个新的对象实例,破坏了单例模式。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枚举方式实现单例模式,或者可以在类中添加一个 readResolve() 方法,并返回单例实例。这样在反序列化时会调用该方法,从而确保只返回单例对象:
private Object readResolve() throws ObjectStreamException { return instance;}
在上述示例的 Singleton 类中添加 readResolve() 方法后,再运行代码,输出结果将会显示 singleton1 和 singleton2 的哈希码相同,保证了单例模式的正确性。readResolve() 方法能够让我们控制反序列化时返回的对象,从而避免破坏单例特性。
单例模式的实现有多种方式,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EagerSingleton { //确保对象实例只有一个 private static final EagerSingleton instance = new EagerSingleton(); // 私有构造方法,防止外部实例化 private EagerSingleton() { } //以静态方法返回实例 public static Eager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优点:
缺点:
饿汉模式适用于在程序运行期间始终需要使用的实例,并且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但是需要注意内存浪费的问题。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 私有构造方法,防止外部实例化 private Lazy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在懒汉式中,实例在第一次被使用时才会被创建。但是当多个线程同时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时,可能会导致创建多个实例。存在线程安全问题。
优点:
缺点:
总体来说,懒汉模式适用于在程序运行期间可能不会立即使用到实例的情况,可以实现延迟加载。但是需要注意线程安全性和性能开销的问题,在多线程环境下要特别小心处理。
如果要保证懒汉模式的线程安全性,则需要加锁解决线程同步问题。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 * volatile 关键字可以保证线程间变量的可见性,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阻止局部重排序的发生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LazySingleton(){}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class){ if(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双层校验锁的懒汉模式可以确保在多线程环境下仅创建一个实例,并保证线程安全性。具体解释如下:
基于静态内部类实现线程安全,性能比双重检查锁要好。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Lazy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为了避免反射破坏单例,需要在构造方法中增加限制,一旦出现多次重复创建,直接抛出异常*/ if (null != LazyHolder.INSTANC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创建Singleton异常,不允许创建多个实例!"); } } /** * 调用静态方法的时候会先加载Singleton类,静态内部类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会被加载。 * 而ClassLoader加载的时候是单个线程的。所以既能够实现需要的时候才被加载,也能够实现线程安全。 */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LazyHolder.INSTANCE; } }
这种方式利用了类加载机制来保证只创建一个instance实例,从而保证线程安全性。具体解释如下:
枚举方式理论上是实现单例模式的最佳方式,这种方式也是《Effective Java》的作者 Josh Bloch 提倡的方式。
public enum Singleton { INSTANCE; // 其他成员方法和属性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实现具体的功能 }}
枚举方式实现的单例模式能够保证线程安全,原因如下:
相比前面的实现方式,枚举方式有两大优点:
选择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场景。下面是对不同实现方式的一些建议:
总而言之,单例模式作为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选择适合的实现方式,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灵活运用,将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选择合适的单例模式实现方式需要综合考虑需求、资源消耗、线程安全性以及代码简洁性等因素。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保证线程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防止反射攻击和序列化破坏。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6-73325-0.html一文搞懂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