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 邱爱荃 营商环境建设“优无止境”。以案例实践牵引制度优化,以点上示范带动全域提升,上海将进一步强化国际对标,着力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跨越。以黄浦区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的“演艺大世界”,辐射整个黄浦区乃至上海市中心城区,它不仅是多种演艺形态汇聚形成的演艺品牌,更是演艺业态与其他业态深度融合的特色演艺街区。
自2018年正式定名发布以来,“演艺大世界”作为全国剧场、演艺空间密度最高的地区,逐渐比肩国际一流演艺街区,通过“演艺+”模式推动文商旅融合,打造“观演-消费-社交”一体化体验。面对“演艺大世界”内涌现的大量新业态、新模式、新空间,黄浦区秉持“包容业态、审慎监管”的原则,不断提高文化演艺产业及其辐射产业的审批效率,提升监管服务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流“文化营商环境”。
审批提速立规范,护航市场育品牌。黄浦区演出体量占全市的五成以上,面对“海量”的演出审核压力,黄浦区把“金牌店小二”式服务贯穿于演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针对性推出监管审批新模式。首创“剧本库”智能比对审核模式,推出“联排预审”服务,建立初创剧本审看机制;围绕信用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实施补贴票“黑白名单”制度和实名制管理,有效遏制“黄牛”乱象。
新型监管提质效,包容审慎促创新。实施“双无”监管新模式提升监管质效,在全市首创推出《黄浦区精准高效协同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创新“企易注”数字工具实现住所材料“零提交”,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
区街联动强配套,基层吹哨优生态。强化区街联动和基层营商服务,实施小餐饮店标准化管理和改造,建立“商居睦邻汇”平台,合力优化剧场周边商业环境;设立“共享服务空间”,助推剧目试演和孵化;推行小型工程装修备案“一口受理”,助力企业压缩备案时长。
经过持续不断的文化营商环境建设,“演艺大世界”已发展成为融创作、演出、市场为一体,汇聚各种艺术门类驻场演出、精品剧目的综合性演艺品牌,并衍生出票根经济等消费模式,形成“有戏可看、有物可购、有景可赏、有友可聚”的生活方式,辨识度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提升。
剧、节、赛、奖四角俱全,以品牌节展的“优赋能”带动优质演艺资源的“高集聚”;以全市1/5的剧场数,1/3的座位数,贡献了1/2的演出量;已形成独有驻场演出模式,驻演1年以上的剧目超55部,活跃制作机构超35家,已形成共生共荣的驻场演出产业生态;构筑了多元的消费模式,加强演艺与餐饮、酒店、文创、旅游等业态融合联动,形成促消费合力。今年6月还推出“演艺市集”,形成演出展览、住宿餐饮、潮玩生活等产品联动,通过演艺消费带动全域经济,构建“看演出-逛市集-享优惠”的消费链条。
未来,作为亚洲演艺之都核心示范区的黄浦区,将持续深化推进“演艺大世界”品牌建设,打造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的演艺街区,营造一流的文化营商环境。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28-22969-0.html营商环境建设“优无止境” 黄浦助力打造“演艺大世界”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