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的主流叙事,在2025年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以大模型为技术基石、智能体(Agent)为交互核心的新模式,正加速渗透至各行各业。技术能力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推动商业逻辑的重构,更促使组织形态与投资策略发生根本性转变。
由多家权威媒体联合举办的“异想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这场以“X狂想曲”为主题的盛会,汇聚了学界、投资界与产业界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与会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已从单纯的技术概念升级为国际竞争的战略核心,其影响力堪比新一轮工业革命。
博雅天下传播机构创始人荣波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正处于千行百业被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的阶段。那些曾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场景,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现实。大模型在金融、医疗、制造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催生了大量智能化升级需求,进而推动对高性能算力与先进芯片的迫切需求。今年以来,AI产业链估值体系发生重构,科技主线强势崛起,相关概念股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关于AI技术的本质特征,长江商学院教授孙天澍提出,人工智能与以往科技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再是辅助人类的工具,而是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智能”本身。随着技术进入下半场,单纯的智能能力已不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将智能架构应用于千行百业的能力。他强调,产业界迫切需要能够“架构智能”的专业人才。
在投资策略方面,明达资产董事长刘明达分享了“长期主义”的实践智慧。他认为,结合国际发展历程与中国产业环境,中国制造业与金融业具备培育世界级企业的土壤。中国的AI工程师红利正在产生巨大回报,对于AI时代的投资而言,“时间是最好的朋友”这一原则依然适用。
盛景嘉成创投董事总经理冯骁对AI行业的演进方向作出系统阐释。他提出“智能体经济”的概念,认为未来经济活动可能由智能体之间的协调、决策与执行主导。在这种模式下,劳动力市场、货币体系、零售电商等核心经济要素,乃至企业组织形态都可能被重新定义。他特别描绘了未来电商的场景: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将由代表其利益的智能体与商家智能体直接交互完成,全程无需人工参与。
峰瑞资本投资合伙人陈石总结了当前AI行业的发展格局。他提出“双核驱动”理论:第一重核是闭源大模型与开源大模型的共存互动,第二重核是美国与中国作为技术、资本与政策的主要竞争体。对于应用创业者而言,关键在于以模型为核心构建周边生态,通过快速迭代与“沿途下蛋”的策略实现商业价值。
在基础设施层面,润泽智算科技集团总裁李笠强调了算力发展的战略意义。他指出,智算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高级形态,正面临快速迭代的需求。新一代智算中心需要具备更大规模、更高功率、更优制冷与更短连接的特性,同时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这种新型基础设施将通过“算力+算法+数据”的三位一体模式,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重构与新兴产业集群孵化。
软通动力首席技术官刘会福分享了企业应对智能化浪潮的战略路径。他提出三个关键点:AI创新数字生产力、AI唤醒软件流水线、AI引爆装备突破。通过构建全栈智能体系,企业可以重新定义“人、数字、装备”的协同范式,释放未来数字生产力。具体而言,包括规模化培育数字员工、打造软件工程“黑灯工厂”,以及深度融合具身智能与数字智能体。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青指出,数字产业架构正经历深刻重构。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服务对象从“人”逐渐转向“智能体”,产业核心也从“应用/平台/系统”转向“智能体”。在工业制造领域,面对多工序协同的复杂性,单一智能体往往力不从心,多智能体交互协作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商汤科技小浣熊家族负责人贾安亚剖析了大模型在企业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他认为,AI正从“生产力工具”转变为“生产力本身”。随着底层模型突破,AI将更深地融入企业流程与数据。未来的AI成果交付将更关注最终结果与效能,企业需要从小处着手,逐步验证价值,实现AI与业务增长的深度融合。
在应用落地层面,出门问问副总裁谢富强提出“Agent+硬件+垂直场景”的深度结合模式。他认为,硬件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算法深入用户场景,收集独一无二的上下文信息。这种结合将使AI能够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他大胆预判,在Agent时代,所有传统智能硬件都值得重新设计。
智能眼镜领域的实践印证了垂直路径的可行性。BleeqUp超影擎创始人吴德周指出,面对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的竞争,创业公司应避免在通用场景正面交锋,而是选择更垂直的领域。他强调,好产品取决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能否真正解决消费者痛点。AI眼镜行业正在从“技术狂热”转向“价值回归”,聚焦具体场景成为关键。
爱奇艺高级产品负责人杨明以影视行业为例,阐述了AI Agent带来的变革。他比喻行业从业者如同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永远需要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AI Agent的加持能够将用户创意与AI能力结合,生产大量衍生内容,将一次性观剧消费转化为长期情感互动,从而延长作品生命周期。
在教育领域,松鼠Ai智能老师高级常务副总徐艺涵指出,传统教育面临四大困境:优质教师资源稀缺、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学习进度统一化、忽视思想能力培养。AI时代的智能教育通过多模态智适应教育大模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同时进行思想、能力、方法的系统训练,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
大会同期揭晓了“X未来商业品牌”与“X未来科技产品”两大荣誉。APUS麒麟合盛、百川智能、COLMO等15家企业获得商业品牌荣誉,爱奇艺桃豆世界、BleepUp超影擎、出门问问-TicNote等14款产品获得科技产品荣誉。这些获奖者代表了用创新力量定义未来的先锋力量。
更多>同类资讯
复旦文科生小红书“跨界”训练AI,解锁幽默语言新技能09-18
华为F5G-A万兆全光园区方案亮相,四大优势助力AI园区数智新未来09-18“十四五”这五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交融,重大成果竞相绽放09-18
平头哥AI芯片PPU登上《新闻联播》,亮相次日阿里港股市值达3.02万亿港元09-18通义DeepResearch重磅登场:性能比肩海外旗舰,模型框架方案全面开源共享09-18
宇树科技杜鑫峰:机器人从文娱到工业,在电网储能等场景展身手09-18
DeepSeek发布严正声明:警惕不法分子冒用名义开展“算力租赁”“融资”诈骗09-18
DeepSeek登《Nature》封面:梁文锋团队以低成本创新,开启AI推理革命新篇09-18
华为徐直军:Atlas 950超节点算力卓越,多项指标远超英伟达同期产品09-18
蓝思科技携手Rokid打造智能眼镜,亮相东博会展现科技文化融合魅力由蓝思科技与Rokid共同开发的Rokid Glasses智能眼镜作为大会指定贵宾礼品正式亮相,展现了中国智能制造的技术水平与创新实力。产品采用衍射光波导显示技术,在保持高透光率的同时实现高清晰度显示,并搭载…09-18
类脑研究新突破:解锁大脑奥秘,推动人工智能迈向“自我思考”时代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曾介绍:“现在的人工智能,仍停滞于机器的概念。在这里,冯建峰和诸多科研团队正在破解一个个“脑奥秘”:比如,研究发现,人脑前额叶和枕叶区的灰质体积越小,多动症的症状越严…09-18
技术革新与政策助力双轮驱动:仓储机器人重塑物流产业新生态同期发布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更是明确将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等作为主要任务;在“机器人+”应用行动中,提出要深耕仓储物流等重点行业的应用;在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09-18
宇树科技杜鑫峰:机器人“进厂打工”成趋势,数据采集难题待解9 月 18 日消息,据每日经济新闻今天报道,2025 世界储能大会今天在宁德开幕,其中宇树科技副总经理杜鑫峰在大会上发表演讲。 杜鑫峰表示,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现在广泛应用于文娱表演方面,同时在工业巡…09-18
北自科技携手星动纪元:人形机器人开启智能物流新时代探索之旅星动纪元有清华技术基因,陈建宇教授团队在研发上实力强劲;北自科技则具备场景落地能力,双方结合能将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实现人形机器人技术在物流工业场景中的落地。 陈建宇:星动纪元与北自科技的技术协同,将探索和挖…09-18
华为发布灵衢互联协议与系列超节点,引领AI算力基础设施新变革09-18点击查看更多 +全站最新
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携手共研PC与数据中心芯片
英伟达与英特尔强强联手:50亿美元投资 共拓AI与个人计算新未来
平头哥AI芯片PPU登上《新闻联播》,亮相次日阿里港股市值达3.02万亿港元
AI芯片新势力Groq再获53亿融资!一年估值翻倍,挑战英伟达地位
苹果iPhone 17及Pro系列预售新机开启发货,9月19日将正式与消费者见面
俄航天局长:12月发射首批互联网卫星 两年内全面部署挑战“星链”热门内容
平头哥AI芯片PPU登上《新闻联播》,亮相次日阿里港股市值达3.02万亿港元
宇树科技杜鑫峰:机器人从文娱到工业,在电网储能等场景展身手
DeepSeek发布严正声明:警惕不法分子冒用名义开展“算力租赁”“融资”诈骗
DeepSeek登《Nature》封面:梁文锋团队以低成本创新,开启AI推理革命新篇
华为徐直军:Atlas 950超节点算力卓越,多项指标远超英伟达同期产品
蓝思科技携手Rokid打造智能眼镜,亮相东博会展现科技文化融合魅力
本文链接:http://www.28at.com/showinfo-45-27810-0.html2025异想大会聚焦AI:13位领域大佬共探AI浪潮,解锁抓住AI红利新路径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